本社概况

人民日报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8月1日,是人民日报社直属的社科类出版社,出版范围涵盖党政、新闻、历史、文化、哲学、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人民日报出版社依托人民日报社人才、信息、选题资源优势,坚持出版... 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导读 > 2014 > 04 >

3种后腹腔镜建腔方式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 吴兴宇 ; 张珂 ; 刘晓龙 ; 戴以恒 ; 代光成 ; 单玉喜 ; 薛波新

摘要:目的比较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建立后腹腔的3种方式的耗时、安全性、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施行后腹腔镜术的810例患者,按建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自制气囊法建立后腹腔;B组采用手指分离法建立后腹腔;C组采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IUPU法(Istitute of Urology,Peking University),建立后腹腔。分别记录建腔时间、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对手术操作的影响及跟踪随访Trocar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除A组因1例气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外,其余均可顺利建立后腹膜腔。建立起的后腹腔均足够大,对手术操作无明显影响。A、B、C3组建立后腹腔的时间分别为:A组(7.3±3.2)min,B组(4.8±2.8)min,C组(3.7±1.8)min,三组间比较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的曲卡切口均愈合良好。但气囊组14例患者术后患侧腰肋部外凸,无明显不适。3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IUPU法最为简便、省时且切口也最小;气囊法最耗时,气囊有破裂的风险,且术后可能出现患侧腰肋部外凸;而手指法在上述优劣性上介于两者之间。在泌尿外科后腹膜腔建腔中,可采用简便省时的IUPU法,而传统的气囊法并无优势。


关键字: 腹腔镜    后腹膜腔    泌尿系统疾病    手术      


上一篇:支气管转移癌的内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
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腺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可行性探讨